我的知識管理系統


小山姆的電子報-第008期 2024.11.18

Hi Reader,

晚安,上週過得還好嗎?最近我在調整部落格文章的方向,原本都是每週三一篇保險相關知識,以及週六一篇書籍的閱讀心得(分別是理財及個人成長交替)。

但最近我想要把週三的文章主題擴大出去,保險固然是理財的第一步,但理財的面向很廣,我想更全面的聊這個主題。

週六的文章就不再用輪替的方式,而是我手邊在讀哪一本書,就分享那本書的內容。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的調整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想法,都可以來信跟我說!

我的知識管理系統

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就是我平常是如何將生活中學習到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反思有系統的整理起來,並發表成文章。

為什麼我會稱為知識管理系統而非筆記軟體,這需要從最一開始使用筆記軟體的習慣說起。

大約十年前我開始使用筆記軟體,最一開始是用微軟的One Note,但因為One Note的設計就像是資料夾一層一層的堆疊下去,時間久了會發現開始找不到筆記在哪裡,甚至速度變得緩慢,在2018年的時候我發現Notion這個產品,它的介面設計會讓你感覺自己在管理一個資料庫,可以透過不同的樣貌轉換,將你的資料通通呈現在上面,但其實Notion仍然逃不開階層式的管理,對於各個筆記之間的關係並沒有辦法清楚地呈現出來。(不過我從2021年後就再也沒有使用過Notion因此不知道改得如何)

直到2021年我接觸了Heptabase後,我彷彿發現了新的天地,這個軟體是由台灣人Alan Chan所創辦,當初開放Alpha使用時需要一對一的和Alan面談,和Alan聊天的過程中,他仔細的研究我的使用情境,並在收集大家的資訊後持續地將產品越做越好,直到現在仍然頻繁的更新和推出新功能。

Heptabase的設計源自於卡片盒筆記法的概念,透過白板上貼一張張的筆記,並建立彼此的關係,能夠讓你更清楚的掌握你手邊正在研究的知識,並且建立出完整的架構,這是我在其他筆記軟體裡都看不到的概念,這也是為什麼我稱它為知識管理系統,而非筆記軟體。

我使用Heptbase寫作的方式

我自己在寫作的方式,也是遵循著卡片盒筆記法,將每一個在書中看到的知識點,轉換成一張卡片,當記錄下某一張卡片時,若發現與過往建立的筆記也有關聯時,就會將他們建立關係(這是Heptabase的其中一個功能)。

當一本書讀完後,可能會有5~10張卡片,會再將這5~10張卡片,挑出能貫穿書本想說的其中3~5張,並用自己的話再說明,並整理到另一張卡片中,因此這張卡片就是由三張卡片所組成,並且這張卡片也能夠變成一篇文章。

將筆記卡片化的好處在於,當你在寫文章的時候,你可以很輕易地調動在任何書中學到的知識,並不會像是過去在做閱讀筆記,一篇筆記就是將這本書的知識都塞進去,這樣未來在找的時候會變得很困難。

我想Heptabase應該會是我最後一個使用的知識管理系統了,這不是我再也不求進步,而是我非常相信Heptabase的團隊能夠繼續聆聽用戶的聲音(他們有建立Discord群組讓用戶和他們交流),並持續迭代做出好產品。

假如你對這個App有興趣,點擊這個連結能夠獲得150元的折扣,同時我也會得到150元的優惠。

也歡迎大家來信交流平常在筆記的心得,一起建立更好的知識管理系統。

對了!下週因為和公司競賽達標,公司招待出國旅遊,因此會修刊一週:)

下下週見!


本週部落格長文

本週學習資源

  1. (書)愛的藝術

今天的電子報就到這邊,如果有什麼想要和我進一步討論,或是想要分享好的內容給我都歡迎透過LINE或是Email聯絡我。

不想再收到電子報:Unsubscribe

小山姆

Read more from 小山姆

小山姆的電子報-第007期 2024.11.11 Hi Reader, 原本習慣一週兩篇長文的產出,這禮拜刻意的暫停,除了工作本身的忙碌之外,刻意地停下腳步可以讓我好好思考接下來的方向。 這週和一位朋友深聊了兩個半小時,話題橫跨了職涯、世界現況及未來發展、投資理財、人生最終目標。 其實在和他聊天之前,上面的想法都只有在我的腦海中有模糊的樣態,雖然沒有書寫下來,但卻可以本能地依照這些想法在每一天的行動。 而前幾天的對話算是第一次把這些想法說出來,底下就是針對一些當天我們談話的主題整理出我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大家,也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見,就像我那位朋友一樣。 唯有不同意見的碰撞才能夠讓自己更好。 賺錢的目的是什麼? 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想要有錢,但如果沒有找到賺到錢後要做什麼背後的意義,其實你很容易是賺不到很多錢的。 原因是當你有了強烈目的後,你才能夠願意承擔多一點風險或是多吃一點苦讓自己的能力變更好,進而跳巢或是升遷。 如果沒有目的的在賺錢,當你遇到困難、挫折和痛苦的時候,你心裡會想那我到底幹嘛做這麼多讓自己那麼累,於是選擇停留在原地。...

小山姆的電子報-第006期 2024.11.4 Hi Reader, 今天的主題會圍繞在業務力,主因是聽了一集談論業務力的Podcast後有了這樣的靈感。 文章最後會有機會手把手地教你業務能力。 就像主持人Miula在訪談中所說的,其實就算工作不是業務,業務力也是人人都需要的一項能力。(底下告訴大家為什麼) 小山姆在保險公司達標過數次公司海外旅遊資格、業績在同位階裡排名前0.5%,同時也獲得2025年MDRT資格,對於業務力我自認小有心得。 今天的電子報想告訴大家幾個業務的迷思以及如何培養業務力的技巧。 業務力在各行各業都用得到 大家想到業務,會直覺想到推銷,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如果只會推銷,那根本沒有業務能力。 業務力是透過技巧,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並按照你期望的方式執行。 有發現這幾乎運用在各個工作上嗎? 讓主管接受你提議的做法。 讓同事幫助你達成你的KPI。 請工程師依照你的需求修改程式。 讓主管升遷的時候選你而不是別人。 ….等 以上舉的例子其實都要用到業務力。 你會發現在職場中,那些最容易被升遷、加薪和指派去做重要專案的同事,業務能力一定都非常好。...

小山姆的電子報-第005期 2024.10.27 Hi Reader, 晚安,這禮拜有一件難過和一件開心的事情要和大家分享。 難過的事情是我沒有搶到周杰倫的票,身為17年的鐵粉,每首歌只需要聽前奏就能知道歌名的我來說,看著購票頁面轉圈的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心都涼了。 如果正在閱讀這封信的你有搶到真的非常恭喜(有買到票的讀者可以跟我炫耀一下,我身邊竟然只有一位朋友成功點到。),祝你在12月能有好的體驗,我曾經在Threads分享過,記憶和投資一樣是會產生股息的。 而值得開心的事情是我拿到了2025年MDRT會員資格,這個資格是保險業最具代表性的獎項,代表客戶數量及績效都有一定的水準,台灣在去年共有7300位業務員獲得資格,以全台共37.5萬位保險業務員來計算,相當於是前2%的水準,很感謝客戶們耐心地和我討論一起規劃出屬於他們的保障,雖然這和大部分業務不太一樣,但這是我喜歡的方式。(誰說I人不能當業務!) 不確定性是成長的關鍵,也是獲得豐厚報酬的唯一機會 會有這個想法是從曼報Podcast-SP5什麼是「有價值得研究」而來,在這集的節目主持人Manny訪問長期待在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