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深談後的一些想法


小山姆的電子報-第007期 2024.11.11

Hi Reader,

原本習慣一週兩篇長文的產出,這禮拜刻意的暫停,除了工作本身的忙碌之外,刻意地停下腳步可以讓我好好思考接下來的方向。

這週和一位朋友深聊了兩個半小時,話題橫跨了職涯、世界現況及未來發展、投資理財、人生最終目標。

其實在和他聊天之前,上面的想法都只有在我的腦海中有模糊的樣態,雖然沒有書寫下來,但卻可以本能地依照這些想法在每一天的行動。

而前幾天的對話算是第一次把這些想法說出來,底下就是針對一些當天我們談話的主題整理出我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大家,也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見,就像我那位朋友一樣。

唯有不同意見的碰撞才能夠讓自己更好。

賺錢的目的是什麼?

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想要有錢,但如果沒有找到賺到錢後要做什麼背後的意義,其實你很容易是賺不到很多錢的。

原因是當你有了強烈目的後,你才能夠願意承擔多一點風險或是多吃一點苦讓自己的能力變更好,進而跳巢或是升遷。

如果沒有目的的在賺錢,當你遇到困難、挫折和痛苦的時候,你心裡會想那我到底幹嘛做這麼多讓自己那麼累,於是選擇停留在原地。

但當你心裡想賺多一點錢,但卻始終沒辦法的時候,你應該暫停一下,去思考自己賺錢的目的是什麼。

對我來說,錢就是用來買到時間自由的媒介,有了足夠的錢後,你就不必再為了生活而工作賺錢。

而為什麼時間自由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認為世界上可以探索的地方很多,但如果你沒有時間,根本沒有辦法去到那麼多地方。

抽絲剝繭的找到自己內心的渴望,才能夠有動力的去選擇和投入工作。

世界是變得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糟?

如果站在科技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世界是變得越來越好的,從工業革命、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都是讓生產力提升很重要的方式,人類會被取代這件事情,從工業革命時期就在說了,但我認為這不會發生,取而代之的是人類能夠運用這些工具打造出更多讓世界進步的產品。

但如果站在人類身心健康以及貧富差距來看,我則是認為越來越糟,但是!這些事情能夠靠自己的行為來解決。

身心健康的問題大多來自於社群媒體,有意識地使用社群媒體是我從2018年開始執行的事情,當你沒有意識的在使用這些工具,會讓你產生比較、嫉妒、自卑等負面心態,但如果你有意識地使用,他是連結人與人關係最好的工具,舉例來說:我用IG的方式會將它視為可以讓我約朋友實體見面的實體工具。

而貧富差距的問題則需要持有資產(股票、房地產)來解決,在資本主義的地球上生存,我們要推翻體制幾乎是不可能,只能選擇了解遊戲規則並加入,而隨著上面說的從科技面來看,人類的生產力是提升的,公司的營收也會跟著成長,表示持有資產參與市場能夠獲得相對應的報酬,如果選擇只持有現金,而不冒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隨著時間造成每年3%的通貨膨脹,現金就是不停的貶值。

投資理財

在投資這件事情上,我會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投資,而我那位朋友卻持相反意見,他目前都只擁有現金,一開始我很不理解,他告訴我原因是他想把心思全放在職涯上(他目前是一間外商公司的小主管),認為如果去投資理財,會沒辦法專注在如何讓職涯繼續往上攀登。

知道了背後原因後我是認同的,當你在不了解投資之前就貿然進入,市場的漲跌會讓你感到未知的害怕,投資你知道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如果你沒有上述的問題,那真的該開始研究投資理財,並且從長期投資的角度切入。

這禮拜帶給大家這三個方面的想法,有任何覺得想法不一樣,想要交流的也十分歡迎!


本週部落格長文

今天的電子報就到這邊,如果有什麼想要和我進一步討論,或是想要分享好的內容給我都歡迎透過LINE或是Email聯絡我。

我們下週見!

不想再收到電子報:Unsubscribe

小山姆

Read more from 小山姆

小山姆的電子報-第008期 2024.11.18 Hi Reader, 晚安,上週過得還好嗎?最近我在調整部落格文章的方向,原本都是每週三一篇保險相關知識,以及週六一篇書籍的閱讀心得(分別是理財及個人成長交替)。 但最近我想要把週三的文章主題擴大出去,保險固然是理財的第一步,但理財的面向很廣,我想更全面的聊這個主題。 週六的文章就不再用輪替的方式,而是我手邊在讀哪一本書,就分享那本書的內容。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的調整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想法,都可以來信跟我說! 我的知識管理系統 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就是我平常是如何將生活中學習到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反思有系統的整理起來,並發表成文章。 為什麼我會稱為知識管理系統而非筆記軟體,這需要從最一開始使用筆記軟體的習慣說起。 大約十年前我開始使用筆記軟體,最一開始是用微軟的One Note,但因為One...

小山姆的電子報-第006期 2024.11.4 Hi Reader, 今天的主題會圍繞在業務力,主因是聽了一集談論業務力的Podcast後有了這樣的靈感。 文章最後會有機會手把手地教你業務能力。 就像主持人Miula在訪談中所說的,其實就算工作不是業務,業務力也是人人都需要的一項能力。(底下告訴大家為什麼) 小山姆在保險公司達標過數次公司海外旅遊資格、業績在同位階裡排名前0.5%,同時也獲得2025年MDRT資格,對於業務力我自認小有心得。 今天的電子報想告訴大家幾個業務的迷思以及如何培養業務力的技巧。 業務力在各行各業都用得到 大家想到業務,會直覺想到推銷,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如果只會推銷,那根本沒有業務能力。 業務力是透過技巧,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並按照你期望的方式執行。 有發現這幾乎運用在各個工作上嗎? 讓主管接受你提議的做法。 讓同事幫助你達成你的KPI。 請工程師依照你的需求修改程式。 讓主管升遷的時候選你而不是別人。 ….等 以上舉的例子其實都要用到業務力。 你會發現在職場中,那些最容易被升遷、加薪和指派去做重要專案的同事,業務能力一定都非常好。...

小山姆的電子報-第005期 2024.10.27 Hi Reader, 晚安,這禮拜有一件難過和一件開心的事情要和大家分享。 難過的事情是我沒有搶到周杰倫的票,身為17年的鐵粉,每首歌只需要聽前奏就能知道歌名的我來說,看著購票頁面轉圈的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心都涼了。 如果正在閱讀這封信的你有搶到真的非常恭喜(有買到票的讀者可以跟我炫耀一下,我身邊竟然只有一位朋友成功點到。),祝你在12月能有好的體驗,我曾經在Threads分享過,記憶和投資一樣是會產生股息的。 而值得開心的事情是我拿到了2025年MDRT會員資格,這個資格是保險業最具代表性的獎項,代表客戶數量及績效都有一定的水準,台灣在去年共有7300位業務員獲得資格,以全台共37.5萬位保險業務員來計算,相當於是前2%的水準,很感謝客戶們耐心地和我討論一起規劃出屬於他們的保障,雖然這和大部分業務不太一樣,但這是我喜歡的方式。(誰說I人不能當業務!) 不確定性是成長的關鍵,也是獲得豐厚報酬的唯一機會 會有這個想法是從曼報Podcast-SP5什麼是「有價值得研究」而來,在這集的節目主持人Manny訪問長期待在Buy...